婺城举办“共同富裕”新闻发布会,干货满满!

日期:2022-09-14 16:04:30 来源:?婺城融媒 浏览量:?
分享:
     

朗读

9月8日下午,婺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共同富裕”新闻发布会。

发布人:

区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、社建委主任胡小荣

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严东生

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寿松

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楼国伟

主持人:

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赵燕华


会上,区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、社建委主任胡小荣介绍婺城区共同富裕的相关工作。

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浙江的新的光荣使命,省委、市委都作了全面系统部署,出台具体举措,全力支持保障。婺城作为金华的主城区、核心区,坚决扛起主城区之责,展现核心区作为,擘画“奋楫赶超争先、奋进共同富裕,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”的美好蓝图,围绕共同富裕重点工作、重大改革,扛旗争先、创新突破,取得了一系列成效。

过去一年,婺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起势。

经济发展方面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(不包括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),增长7.2 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.3%、11.1%;社会民间投资增速列市区第一,引进内资到位率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位居全市第一,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第二;低效用地再开发列全市第二,入围全国“直播电商百强县”五十强;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6.3%,捷特包装获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,为全市唯一。

城乡共建方面,婺州古城成为省级风貌样板区试点,柳湖小区成为省级未来社区试点;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获评浙江省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区、省级美丽乡村优胜区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胜区;生态能级持续提升,“五水共治”再获“大禹鼎”;获“森林浙江”建设优秀区,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。

公共服务方面,学前教育获省政府督查正向激励,中考各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;实施提质减负,“双减”工作走在全省前列,培训机构“两转一停”工作列全省第一;所有乡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验收,乡镇(街道)居家养老实现全覆盖,获评省级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。

社会治理方面,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获省级法治建设成果;平安指数列全省第一方阵,获省级“无信访积案区”,平安婺城实现“十七连创”,平安指数始终领跑省市。

在全市“八婺共富·双星争华榜”大比拼中,婺城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11项年度指标中5个指标位居全市前三;今年1-7月份,23项月度指标中7个指标位居全市前三,其中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数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(助理)医师数2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。


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婺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:

一、整体谋划,建立上下贯通的体系架构

贯通省、市共同富裕系统架构,制定婺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重点工作“1+7+N”和重大改革“1+5+n”的架构图,即建立1套共同富裕指标体系55项,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、公共服务优质共享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社会治理等7条先行示范跑道,明确重点工作65项。以“扩中”“提低”改革为统领,聚焦缩小地区差距、缩小城乡差距、公共服务优质共享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、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等,推进重大改革44项。

二、重点突出,制定婺城特色的五大方案

统筹考虑产业、就业、职业、收入、消费、城乡结构,以促就业、激活力、拓渠道、优分配、强能力、减负担、重帮扶等为发展路径,坚持“共同奋斗、共同发展,注重效率、促进公平,数字变革、激发活力,共享成果、减轻负担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”的原则,制定出台了“扩中”“提低”行动、“同心共建·幸福婺里”结对行动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、“婺城红盟”行动、下山安居创富行动等五大方案。

一是“扩中”“提低”行动方案。以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、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、技术工人、科研人员、高素质农民、新业态从业人员、进城农民工、低收入农户、困难群体等九类人群为重点,针对性提出“九大实施路径”及“九大激励计划”,最终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。

二是“同心共建·幸福婺里”结对行动。形成子方案4个,其中“乡镇共建强基”行动,通过加快乡镇(街道)从松散型结对向紧密型结对转变,形成共建结对乡镇8对,加强薄弱乡镇结对帮扶力度;“百团联百村”强村富民结对行动,以“6+1助村帮帮团”形式常态化开展“六送六助”活动,推动提升100个结对村共富成效;“千名乡贤助共富”行动,实施“1+5+9+N”行动(一统筹、五助力、九大工程,N个自选特色助力行动),彰显共富跑道新乡贤力量;“万民党员干部走亲结对”行动,对准困难群众,形成党员干部全体动员的结对帮扶态势,突出重点、精准帮扶。

三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。聚焦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以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推动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。

四是“婺城红盟”行动。通过在全区各党组织中全面推行“红盟”建设,充分发挥党建联盟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先锋作用,探索党建统领发展新路径。

五是下山安居创富行动。通过统筹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,实现山区群众愿搬尽搬,切实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,多种形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目前已出台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实施方案,组织开展移民安置分房,建筑面积33.7万平方米的白龙桥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。

三、凝聚合力,搭建比武晒拼的比拼擂台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领航共富

“奋斗在共富路上”大比武活动,区直各单位、乡镇(街道)围绕“先行示范”7条跑道,比拼争先、协同发力,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取得实效。已举办第一次领航共富“奋斗在共富路上”大比武活动,有6家单位及乡镇参加,涌现出林下经济富农、地理标志富农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等优秀实践案例。前期入选市级共同富裕典型案例的有3个,分别是:创建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区助推共同富裕、“熊猫猪猪”共创共富发展联盟、“三维”发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其中,截至今年8月,“熊猫猪猪”共创共富发展联盟带动周边白龙桥镇、长山乡和琅琊镇3镇9村民宿、餐饮、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,引流27余万人次,新增就业500余人,为村民增收3000余万元,今年2月获得省委袁家军书记调研肯定。

四、示范引领,打造先行先试的典型试点

以政策拼抢、试点争创带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,截至目前我区已有全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区推进项目试点区、国家林草局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(金华市东方红林场)、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等4项专项工作列入国家级试点,浙江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、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区、农业省级特色产业农业“机器换人”高质量发展先行县、浙江省第二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——“茶花争妍”、省级“1+4”社区助残服务暖心行动试点地区等23项专项工作列入省级试点,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工作试点、“金地惠农”应用建设先行试点、金华市未成年人“一站式”保护机制试点等5项专项工作列入市级试点,以创新试点引领工作,带动婺城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开花。

五、滚石上山,推动经济发展的稳进提质

“4·15”疫情对婺城经济发展冲击巨大,全区迎难而上、顶格发力,以超常规举措和力度推动经济企稳向好,继4月推出企业帮扶13条、6月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后,再推“33条”,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,减轻疫情带来的冲击,推动经济稳进提质,护航“三季进、全年红”。经济发展方面。1-7月,全区239家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35.8亿元;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140.5亿元,同比增长21.4%,全市排名第1;交通运输投资增速44.3%,全市排名第2;生态环保、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83.9%,全市排名第3;高新技术投资增速37.6%,全市排名第3。减税减费方面。1-7月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5.96亿元。截至7月底,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3.3亿元。财政支持方面。截至8月底,国有企业房屋已减免185户,减免租金606.4万元,减免17家行政事业单位涉及96户承租方,累计减免金额166.83万元;兑现“5+4”惠企政策4.55亿元,帮扶企业应急周转4家次,转贷资金2010万元,支持企业发展,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、渡过难关;用于惠农扶持资金共678万元,扶持农业产业发展。金融支持方面。5月首推“金融服务超市”上线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,为企业提供“全天候”线上金融服务,截至8月底,平台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0余家,共计办理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各类保证金(保函)业务1428单,累计释放企业资金3.48亿元。其他方面。1-7月份对247家企业缓减工会经费251.45万元,对206家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125.8万元,对20家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金额447万元。今年以来,累计发放消费券总额4145万元,累计核销4100万元,带动消费10.6亿元。

下一步,婺城将持续聚焦重点工作“1+7+N”、重大改革“1+5+n”跑道,高效运转“1+1+5+N”共富体系,加快“发展型”向“共富型”转变,努力在共同富裕先行探路中走前列、当示范。

01 聚焦体系,构建支点。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,构建“1+1+5+N”工作体系。落实“1”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;围绕“1”套目标指标体系,深入实施“扩中”“提低”行动、“同心共建·幸福婺里”结对行动等“五大方案”,开展“N”项共富专项举措。通过体系建设,架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“四梁八柱”。

02 聚焦人群,把握重点。紧跟省、市步伐,对准重点人群,突出精准画像、精准施策,结合实际建立富民增收“8+X”支撑性项目。对准群众诉求,梳理支撑性项目清单,实现一事一策、一事一答。强化宣传发动,增强人人都是“主人翁”的意识,推进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,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、认同感。

03 聚焦问题,突破痛点。针对婺城区“二元结构”明显,4个山区乡镇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的问题,深入贯彻“两山”理念,大力实施生态水源涵养区富民增收系列行动,通过“搬出来创富”“走进去发展”两步并走的方式,将保护生态资源和拉动山区经济发展“两手抓,两手硬”,走出“两山”理论婺城之路。

04 聚焦特色,打造亮点。进一步对标对表,深谋细研,找准切口,整体发力,提升工作匹配度和咬合度。重点从“有基础、有亮点、可复制”三个维度出发,以入选国家、省级试点的专项工作为基础,结合婺城发展实际,充分发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,助推整体优化升级,全力打造具有“婺城共富味”的最佳实践。


发布会上

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

↓↓↓

Q1

浙江之声记者: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基本盘,请问,婺城区在推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特色举措?

刘寿松:婺城区共有市场主体5.5万余户,其中,中小企业1.58万家,个体工商户3.68万户,二者是全区市场主体中绝对的主力军。可以说,稳住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就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。在“三重压力”叠加“两大变量”的大背景下,婺城区通过“扩面”“赋能”“培育”“清虚”“涵养”五大行动,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的“题眼”,探索出具有普遍意义的“共富经验”。

“金融赋能”就是婺城结合实际、响应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迫切呼声的解题之法。婺城区着力突破个体工商户“金融破难”“精准培育”两个重难点,建立“帮帮快服”服务平台专项试点,重新构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直联模式,实现在线金融服务“一步授权”“一秒测额”“一键获贷”。自上线以来,婺城已累计完成用户测额740户,联合成泰银行完成实际用信600户,发放贷款2.23亿元,户均额度超37.1万元。

同时,婺城区制定了《推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做好“加、减、乘、除”四则运算。

一是做加法:推动协作联动,群策群力。我区建立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税务、发改、科技、人社等多部门通力协作,合力为市场主体进行精准滴灌,满足其高质量发展需要。

二是做减法:持续简政减负,优化服务。深化“企业开办”一件事改革,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0%以上,材料压缩幅度达20%以上,企业开办、注销实现“两环节、一日办、零费用”。组织落实减税降费、社保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,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、激发活力。

三是做乘法:强化重点行业培育,事半功倍。鼓励引导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发展,专注核心业务,深耕细分市场,对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省隐形冠军企业进行激励和扶持。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,以专业化、细分化的产品和服务,实现对消费者的有效锁定,塑造“婺城制造”独特竞争力。

四是做除法:实施清虚行动,去粗存精。拓展“简易注销”适用范围,推行歇业备案制度,降低企业退出成本。加快推进强制吊销,建立“名存实亡企业”强制退出机制。专项治理虚假登记,进一步清理市场主体虚数,倒逼企业转型升级。


Q2

浙江日报记者:共富的内涵很丰富,不仅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,还包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婺城是全省“大综合一体化”执法改革试点,请问,在破解各类执法堵点难题上,有什么亮点做法?

楼国伟:“利民为本,回应民之所望”是贯穿于“大综合一体化”执法改革工作的基本遵循。针对以往存在的执法中的一些堵点难题,婺城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举措着力破解:

一是全面整合队伍,实施“综合查一次”。通过改革,婺城将全区2282项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,由区执法局集中行使,执法队伍也从14支减少至6支。随着事权的划转,原本由多个部门检查的事项,现在由执法局执法队员一次查完,大大减少了执法扰民的频次。同时,针对未纳入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事项,全面加大与市场监管、交通运输、生态环境、卫生监督、应急管理等专业执法队伍的“综合查一次”力度,制作检查表单,将各部门需检查事项全面细化,集中人员在同一时段协同开展检查,确保“一次检查,全身体检”。改革以来,婺城共开展“综合查一次”3256次,涉企检查频次较去年下降35.17%,大大优化了营商环境。二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,建立快速反应机制。在改革之初,婺城就上线了“婺城随手拍”小程序,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,依托该小程序只需要拍下照片,简单一句话描述事件,就可以发送给执法人员处理。改革以来,共接收和处理群众反映问题4万余件,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。除此之外,还建设并迭代升级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协同指挥应用,目前已在全区推广,充分发挥数字赋能在响应群众诉求、快速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。相较去年同期,线上处置执法事件由3468件上升至8910件,增长157%,联合执法由345次上升至512次,增长48%,案件处置时间由3.4天降至1.8天,缩短47%,线上移送线索由0条增加至63条,构建了“1分钟响应,3分钟出勤,15分钟到达现场”的指挥调度和事件快速处置机制,执法效能显著提升。三是全面推广柔性执法,让人民群众有澳门威尼斯人正网/更多获得感。梳理288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清单,推行“721”工作法(七分服务,二分管理,一分执法),广泛开展柔性执法,避免“以罚代管”。改革以来,共开展教育劝导3万余次。以机动车违停为例,截至5月份,机动车违停案件较去年同期数量下降23.4%,处罚金额下降20.7%。四是全面强化监督,确保权为民所用。为了保障一系列利民举措的扎实落地,婺城以数字化为依托,建立了内部监督、外部监督、执法监督、执纪监督、检察监督五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,既防止执法不作为、乱作为,也保证执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,确保执法时效看得见、执法过程全监督。


Q3

中国青年报记者: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请问,婺城区是如何缩小城乡差距,助力共同富裕的?

严东生:一直以来,婺城区坚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突破性抓手,上下联动,同频共振,构建了成熟的结对帮扶机制,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,取得了显著成效,截至2021年底,全区村集体总收入2.82亿元,村均132万元,较2018年底(村均45万元)提高了193%。

而今年实施的“百团联百村”强村富民行动可以说是对以往“2+1”结对帮扶机制的一次迭代升级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建了100个由“部门单位+企业+‘第一书记’+科技特派员+法律顾问+金融顾问”组成的“助村帮帮团”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,形成了“6+1”帮扶新模式,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,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,助力共同富裕。

一是坚持牵头抓总,统筹发力。根据区委同心共富“十百千”结对行动方案精神,今年6月初制定下发了《婺城区“百团联百村”强村富民行动方案》,将任务清单分解到各个责任部门,聚焦强村富民,整合资源要素,在结对部门和所在乡镇牵头抓总,“第一书记”具体对接下,开展以送思路、送政策、送资源、送岗位、送技术、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“六送六助”系列帮扶活动,不断激活村集体发展“活性因子”,为共同富裕蓄势赋能。

二是坚持“因村制宜”,有效“造血”。引导“助村帮帮团”下村调研,结合村庄历史人文、地理区位、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,利用自身的人才、技术、资金、职能优势,帮助谋划村庄发展,共搭集体经济“一台戏”。自行动开展以来,各“助村帮帮团”已累计开展帮扶走访215次,筹集帮扶资金216万元,帮助村集体拓宽增收渠道谋划经营性项目108个,其中33个项目已经开始实施。截至8月底,全区100个结对薄弱村中,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的村有75个,增加了62个(与去年8月相比);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的村有11个,增加了9个。

三是坚持资源整合,全面开花。不断推动资金、资源、政策、技术、人才、文化等多要素向农村倾斜,在各帮扶单位和责任部门通力合作下,2022年已保障乡村振兴财政支持6亿元以上,其中农业农村线支出1.5亿元以上;争取扶贫异地搬迁专项指标96亩,完成村集体消薄项目供地4个(雅畈镇宜山村、白龙桥镇古方村、雅畈镇汪家村、琅琊镇上盛村4个项目。时间是今年3月开始,6月结束);打造了全市首个“新农飞地”——县府里“新农飞地”,入驻乡创企业52家,对接创业青年95人;建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个,开展文化下乡活动86场;成立274个村社慈善工作站,实现乡村慈善服务网络全覆盖;并且通过开展农村闲散劳动力培训,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不断推动实现转移就业,一系列强村富民行动正如火如荼正向推进。

未来,婺城将继续把“百团联百村”强村富民行动向纵深推进,持续增强村集体“造血”能力,提升结对村共同富裕成色,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“强村富民”婺城样板。


Q4

金华日报记者:基层是实现共富的根基,请问,婺城在提升乡镇(街道)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方面,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吗?

楼国伟:“大综合一体化”执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各乡镇(街道)实现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彻底破解乡镇(街道)“看得见、管不好”的难题,助力乡镇(街道)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。为此,婺城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举措:

一是精准赋权,让基层有权可管。在尊重各乡镇(街道)乡情镇貌、执法需要及承接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赋权,将39项“迫切急需”事项赋权至所有乡镇(街道),489项事项赋权至城北街道、白龙桥镇、安地镇三个试点乡镇(街道),确保乡镇事乡镇“管得着”。同步制定39个执法办案标准模板,协助乡镇(街道)提升执法办案技能,确保乡镇“管得好”。

二是下沉力量,让基层有人可用。创新提出“1+4+X”队伍架构婺城模式,全面整合乡镇(街道)执法资源和要素,赋予乡镇(街道)指挥协调权、管理考核权、推荐提名权、反向否决权,实现乡镇(街道)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。同步下沉人员力量,加大基层执法人员占比。改革以来,乡镇(街道)派驻人员较改革前增加99人,增幅达22.4%,乡镇(街道)赋权事项执法办案领域覆盖率达到44.5%。

三是建章立制,让基层有章可循。出台《婺城区行政执法部门派驻乡镇(街道)人员管理暂行办法》等6项制度,明确人员管理及考核等事宜,协助乡镇(街道)成立法制审核室、组建和培训法制审核员队伍,确保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工作平稳推进。

四是提升硬件,让基层有物可使。对18个乡镇(街道)执法队规范化办公场所进行统一选址、规划设计并开展装修工作,目前12个乡镇(街道)已完成验收,“一支队伍”初步实现合署办公,基层治理的基础更加坚实。下一步,婺城还将根据规范化建设要求逐步配齐配强执法车辆、执法服装、执法设备等装备。